
便秘,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,而不是一种病。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,以致大便次数减少、大便干结、排出困难或不尽。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,可提示便秘存在。如果每天均排大便,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,或伴有腹胀,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。便秘时,常出现下腹膨胀,便意未尽,严重者出现食欲不振、头昏、无力等症状,这可能与粪便的局部机械作用引起神经反射有关。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,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,也可以是长久的。
便秘症状与危害
便秘,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,而不是一种病。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,以致大便次数减少、大便干结、排出困难或不尽。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,可提示便秘存在。如果每天均排大便,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,或伴有腹胀,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。便秘时,常出现下腹膨胀,便意未尽,严重者出现食欲不振、头昏、无力等,这可能与粪便的局部机械作用引起神经反射有关。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,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,也可以是长久的。
大便干结就一定是便秘吗?
便秘主要是指排便困难,并没有限定便秘一定是大便干结。一般来说,便秘病人大便常常是干结的,但也存在有少数人几天未曾大便,而大便并不干结,但排便很困难的,像这一类病人也应该属于便秘范畴。而单纯的大便干结却排出通畅,排便次数也没有改变的情况,则属于人的正常排便,不应视为便秘。
便秘是怎样产生的?
直肠里面大部分时间是空的,当结肠的粪便进入直肠后,直肠才被粪便扩张,刺激直肠的压力感受器,通过排便反射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,产生排便意向,排便指令通过传出神经,传到参与排便的效应器官,于是直肠收缩,肛门括约肌松弛,膈肌和腹肌收缩,憋气,腹压增加,将粪便排出体外,这是正常排便过程。
某些因素导致直肠壁压力感受器迟钝,直肠、肛门括约肌功能失常,肠蠕动功能减弱,粪便不能及时排出,水分被过分吸收,大便干结形成便秘。?
便秘的危害
忽视便秘症状,危害大大。大家都知道便秘不仅难受,还会引发其它一些肛肠疾病,危害大大。据四川肛肠医院专家介绍说,便秘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引起肛肠疾患。便秘时,排便困难,粪便干燥,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。如直肠炎、肛裂、痔疮等。
2、胃肠神经功能紊乱。便秘时,粪便潴留,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,腹部胀满,嗳气,口苦,肛门排气多等表现。
3、形成粪便溃疡。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盆腔周围结构,阻碍了结肠扩张,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,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。
4、患结肠癌。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所致,据资料表明,严重便秘者约10%患结肠癌。
5、诱发心、脑血管疾病发作。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,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、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。如诱发心绞痛,心肌梗塞发作,脑出血,中风猝死等。
6、引起性生活障碍。这是由于每次长时间用力排便,使直肠疲劳,肛门收缩过紧及盆腔底部痉挛性收缩的缘故,以致不射精或性欲减退,性生活没有高潮等。
7、易使妇女发生痛经,阴道痉挛,并生产尿潴留,尿路感染等症状。
8、影响大脑功能。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,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,如甲烷、酚、氨等,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,干扰大脑功能,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,注意力分散,思维迟钝等。
便秘的治疗
要强调在诊断明确后,针对病因进行治疗,没明确诊断的治疗是一种盲目的治疗,有遗漏重要病变、延误病情,甚至导致错误的危险。有人曾经提出慢性便秘的治疗目的是:
1、恢复正常排便频率和正常粪便稠度
2、解除便秘引起的不适
3、维持适当的排便规律
4、缓解可致便秘症状的原发病。
要达到这样的便秘的治疗目的不太容易,要求医生熟悉排便生理,对患者便秘的病因、病理生理有深刻的了解,正确运用各种治疗方法,以及便秘病人的积极配合,但关键是准确诊断。
1、原发病的治疗:对已查出的原发病,明确诊断后,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治疗。
2、一般治疗:在原发病一时难以纠正或暂未查出有明显原发因素者,以下一般措施对多数便秘患者有益纠正不良饮食习惯;纠正不良排便习惯;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3、便秘药物治疗:可用于便秘治疗的药物很多,但多数不适于慢性便秘患者,亦不适于长期适用。当前,滥用泻药的现象较为普遍,造成不少医源性便秘,临床上应慎重选用。
【本文仅供参考】
由于文章内容对疾病的表述有一定的局限性,不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。因为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,都是要建立在医生问诊、临床检查,明确病因的基础之上的,建议您花几分钟时间与在线医生进行沟通,以便进一步明确病因及治疗方式。
上一篇:便秘反复发作怎么办? 下一篇:“泻”掉便秘,可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