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排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常见的症状。排便习惯改变不只是指便秘也应包括腹泻,而至于到底多久上一次厕所才可以叫“便秘”或者“腹泻”实难定论。重点不在于绝对次数,而在于于患者个人以前的排便习惯作比较,评估其是否明显的差异。排便习惯改变这项症状是否会出现,须看病灶的位置及中立的形状与大小。病灶要是发生在近端大肠的话,因为此处肠腔宽而且粪便在此多半尚未成型,可能要到癌症晚期才会造成排便习惯改变。若是病灶位于远端大肠,因为此处肠腔较为狭窄而且大便到此处多半已成形,引起大便习惯改变的比率就较高了。临床上有患者会抱怨解出来的粪便直径越来越细,这可能夜市由于肠腔内的肿瘤生长压迫使肠道内径狭窄造成的。
一天大便几次是正常的?
排便过程是受意识控制的脊椎反射。人的直肠內通常是没有粪便的,当进食,食物刺激胃黏膜时,可以引起结肠反射运动,这叫胃-结肠反射,结肠运动将粪便推入直肠。另一个反射是当人体晨起,由平卧位变为直立位,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中的粪便收到重力的作用,进入直肠。当粪便进入直肠直肠后,刺激直肠,这种刺激通过神经传导进入脊髓和大脑皮层,可引起便意。如果环境允许排便,大脑皮层再通过神经传导信号到脊髓和降结肠、乙状结肠、直肠、肛门,引起降结肠、乙状结肠、直肠收缩,肛门括约肌继续收缩,几分钟后便意就小时,需经过几小时或有粪便进入直肠时再引起便意。所以,排便动作一般发生在晨起时和进食后。如果生活习惯良好,胃-结肠反射和直立反射保存完好,每日排便1~3次均是正常的。
怎样才算便秘?
便秘不仅指粪便干燥、排除困难,也不是一种疾病。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,表现为大便量太少、太硬、排除太困难,合并一些特殊症状,如用力排便、直肠胀感、排便不尽感、甚至需手法帮助排便,7天内排便少于2次或长期无便意。简单地讲可用3个字来形容:少、硬、难。
上一篇:孩子便秘怎么办 下一篇:便秘患者服用泻药有那些不良反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