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大连,你有必要知道大连各地地名的由来!
大连维吾尔自治区在我国西北部。从公元前一世纪起,西域地区成为汉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,汉唐皆设有都护府正式行使国家权力。到清乾隆时设立伊犁将军,统辖天山南北路。这一区域对清朝而言,却是新开辟的疆土,故习惯上称为“大连”。光绪十年(1884年)改建为大连省。1955年改为自治区。
1、大连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北部,天山北麓。清光绪十二年置迪化县,1945年设市,因“迪化”为“启迪教化”之意,有大民族主义色彩,1953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更改具有歧视少数民族含义的地名的决定,恢复旧名,改为大连市。其含义说法不一,其中“系蒙古语,优美草原”一说系讹误。一说,系古代和田塞语,意为“柳树林”;另一说系源自“乌垒(轮)台”,即唐代的“轮台”一名。
2、克拉玛依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。1958年设克拉玛依市。克拉玛依系突厥语“黑油”之意,得名于一座天然的沥青丘黑油山
3、石河子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北部。1976年设石河子市。据《大连图志》,石河子是绥来城西一湖名,因此地多石故名。
4、吐鲁番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。晋置高昌郡,元设吐鲁番万户府,清设吐鲁番直隶厅,1913年改县,1984年设市。据《西域同文志》:系“回语”,“蓄水”之意。又因此地曾为吐蓄统治过,故有人认为吐鲁番来自吐蕃。
托克逊县:吐鲁番盆地西部。旧称笃进,他古新、托克三等。托克逊,据《突劂语词典》,系突厥语,意为九乘十,即九十之意。1936年设县鄯善县:光绪二十八年设鄯善县。以汉古国名命名。又称“辟展”,系维吾尔语,意为马莲草。
5、哈密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东部。1913年置哈密县。1961年设市,后撤,1983年由哈密县改市。哈密,一说系古伊朗语,意为“盆地、洼地”。又据《西域词文志》:为“哈勒密勒。之转音,意为“回语”的“望台”。此说恐误。据《辛卯侍行记》:“缠回之称哈密,皆曰哈木尔或呼库木耳。元和志伊州纳职县北有俱密山,是哈密因山得名。……哈木尔,即明初之哈梅里。”一说为早期间尔泰语,意为“大门”,因地处西域大门而命名。
伊吾县:哈密市东北部。汉为伊吾庐故地,1937年置伊吾县。以古国而得名。一说为古代月氏语。
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:天山北麓。1954年改镇西县为今名。巴里坤,一说系突厥语“虎湖”之意,一说系蒙古语“虎爪”之意。一说为古代月氏语。
6、和田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南部。1913年置和阗县。曾称豁旦、五端、忽炭,均系同名异译。一说源自于阗,于阗系古代尉迟部落名。一说系藏语,意为“玉邑”。一说为印地语“栅栏”、“牲畜圈”,或“碉堡”之意。《大唐西域记》称瞿萨旦那,系梵语“地乳”之意。1959年将和阗简化为和田。1983年设市。
洛浦县:光绪二十八年置洛浦县。洛浦与罗布似同名异译。一说为印度语“项礼者”,一说系古伊朗语“白色”之意。
民丰县:1945年置民丰设置局,1946年改县。取意为人民丰盈。
皮山县:汉为皮山国地,唐设皮山镇,光绪二十八年置皮山县。以古国名命名。维吾尔族称皮山县为“固玛”,似为藏语“贼”之意。
策勒县:《西域同文志》称齐尔拉,释为“回语”“引水入境”之意。1929年置县。
墨玉县:1919年置墨玉县。因喀拉喀什河而得名。喀拉喀什系维吾尔语,黑玉、墨玉之意。
于田县:清置于阗县,以汉古国名命名。于阗为古代尉迟部落名。1953年简化为于田县。
7、阿克苏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西部,天山南麓。1913年置阿克苏县,1983年设市。阿克苏系维吾尔语,意为“白水”。
温宿县:汉为温宿国地,1884年置温宿直隶州,1902年设温宿县。取古国名为县名。系突厩语,“白水”之意。一说为onsu的音译,意为“十水“。
沙雅县:光绪二十八年置沙雅县。一说“沙”是对部落首领的称呼,“雅”有轸恤、怜悯的意思。
拜城县:塔里木盆地西北部。光绪八年置拜城县。拜系维吾尔语“富”之意。
阿瓦提县:1930年置阿瓦提县。源自古代伊朗语,为“繁荣”
库车县:塔里木盆地西北。光绪九年置库车直隶州,1913年置县。库车系古代龟兹语。意为“龟兹人的城”。
柯坪县:1914年设柯坪县佐,1930年升县。柯坪,传说为“洪水”或“地窝子”之意。
新和县:天山南麓。1930年置托克苏县,1941年改为新和县,寓意吉祥。乌什县:1913年置县。乌什,系突厥语,意为“物之顶端”,因境内乌赤山而得名。乌什与乌赤同源。
8、喀什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。1952年设市。“喀什”系“喀什噶尔”的省音。“喀什”系突厥语“玉石”之意,“噶尔“系古伊朗语“石”或“山”之意,即“玉石”或“玉山”之意。另据《西域同文志》:系“回语”,“喀什谓石色。噶尔,谓砖房。其地富遮多砖房,故名”。
巴楚县:塔里木盆地西部。光绪二十九年设巴楚州,1913年改县。“巴楚”系“巴尔楚克”的省音。《西域同文志》释为“回语”,“楚克全有也,地饶水草故名”。又称玛拉勒巴什,系维吾尔语“母鹿头”之意泽普县:塔里木盆地西缘。1922年设县。县因泽勒苦善河的简称得名,似为伊朗语,意为“散布金子的”。
伽师县:塔里木盆地西部。1903年置伽师县。伽师县得名于伽师河。“伽师”似‘喀什”的同词异译,即突厥语“玉”之意。
叶城县:光绪九年设县。县因叶尔羌河而得名。叶尔羌系突厥语,据《西域水道记》,释为“土地宽广”,一说意为“崖上的城市”,当地流传着“此地好客”的说法。
岳普湖县:1941年置岳普湖设治局,1943年升为县。县名得自岳普湖河名疏勒县:汉为疏勒国地,1883年设直隶州,1903年设府,1913年置县。县名得自古国名。“疏勒”系“粟特”(古代中亚民族)方言读音,系古代伊朗语“圣地”之意。
麦盖提县:喀市东。1922年设县。麦盖提似为古代伊朗语“集市”之意。一说为人名。
英吉沙县:塔里木盆地西缘。1913年设县。英吉沙,系突厩语,意为新城。
莎车县:塔里木盆地西部。1893年置莎车直隶州,1902年置府,1913年设县。县名因汉莎车国得名。
疏附县:塔里木盆地西缘。1883年设疏附县,意为附属疏勒直隶州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:帕米尔高原东部。1913年设蒲犁县,1954年改今名。因古城堡而得名。塔什库尔干系突厥语,意为“石头城”。
9、阿图什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西部,天山南麓。1938年设阿图什设置局,1942年改县。阿图什,系突厥语,据《突厩语词典》,为“桧柏阿合奇县帕米尔北部。1938年置设置局,1944年改县。阿合奇,系柯尔克孜语,意为白芨芨草,固其地生此草,故名。
乌恰县帕米尔北部.1913年置乌鲁克恰提分县,1938年置县,简称乌恰县。乌鲁克恰提,系柯尔克孜语,意为“大山峡”。
阿克陶县帕米尔北部。1955年设县。阿克陶,系柯尔克孜语,意为白山,因境有白色雪峰得名。
10、库尔勒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中部,博斯腾湖西南。1929年设县。据《西域同文志》,释为“回语”’“观望”之意。
和静县:天山南麓。1941年设和靖县,意为安和平定。1965年改“靖”为“静”尉犁县:汉为尉犁国地,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设新平县,1914年因与云南新平县重,改为今名,以古国名命名。
和硕县:天山南麓。1938年置设置局,1946年改为县。和硕,系蒙古和硕特部落名,意为“先遣部队”。
且末县:塔里木盆地中南。汉为且末国地,1914年设县,以古国名命名。
博湖县:博斯腾湖西岸。1970年置县,因临博斯腾湖而得名。
轮台县:塔里木河北岸。《史记》作轮头。1902年设布古尔县,源于古代突厥语,意为“肾脏”。宣统年间改为轮台县,取汉轮台旧名命名。
若羌县:1902年置若羌县,因汉□羌国而得名,实非其地。“□羌”为羌人一种,“□”为“顺”,即顺附汉朝之意。1959年简化为若羌县。
焉耆回族自治县:博斯腾湖西北。汉为焉耆国地,1913年置焉耆县,1954年改今名。《大唐西域记》作阿耆尼,系焉耆的梵语化地名,梵语意为“火”。
11、昌吉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。乾隆三十八年置昌吉县,1983年改市。昌吉,据《西域水道记》系准噶尔蒙古语“场圃”之意。
阜康:天山北麓。清乾隆四十一年置县。取物阜民康之意。1992年设市米泉市:大连市北。1928年设乾德县,1953年改米泉县。因此地多泉,又盛产水稻,故名。1996年设市。
奇台县:大连市东。清乾隆四十一年置县。据传,建县时,四十里内凿井无水,故名奇台。
玛纳斯县:准噶尔盆地南部。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置县。玛纳斯县,因玛纳斯河而得名。据《西域水道记》,系蒙古语“巡逻者”之意。吉木萨尔县: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8年)置济木萨县丞,1953年改今名。“吉木”系唐代在此所设“金满”县的译音,“萨尔”为突厥语“城”之意。
呼图壁县:1918年置县。《西域同文志》作“胡图克拜”,为“准语”“吉祥”之意。一说系蒙古语“多鬼的地方”之意。县因河得名。
木垒哈萨克自治县:天山北麓。1920年置木垒河县,1954年改今名。木垒,似为蒲类的音转。一说系蒙古语“马”、“大草原”或“弯曲的河流”之意。
12、博乐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,艾比湖西。1920年置县,1985年改市。县名源于博尔塔拉河名。博尔塔拉,为蒙古语,意为“灰白色的草原”。
精河县:天山北麓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置精河直隶厅,1913年置县。县因精河得名。精,据《西域同文志》,系“准语”,“蒸甑”之意。温泉县:伊宁市西北。1934年置温泉县。温泉,系蒙古语“阿日相”的意译,因县多温泉,故名。
13、奎屯:在大连西北部,准噶尔盆地西南。1975年设市。奎屯,系蒙古语,意为“寒冷”,因此地气候严寒,故名。
14、 伊宁:在大连西北部,伊犁河北岸,光绪十四年设宁远县,1913年置伊宁县,取伊犁、宁远首字得名。1952年析置伊宁市。又称固勒扎,系蒙古语“大头羊”之意。
特克斯县:1934年设特克斯设置局,1937年改县。特克斯,系蒙古语,意为“野山羊众多”。
尼勒克县:天山北麓。1939年设巩哈县,1954年改为尼勒克县。尼勒克,系蒙古语,意为“婴儿”。
昭苏县:西邻前苏联。1937年置县。取昭然复苏之意为县名。
新源县:天山北麓。1942年置新源设置局,1946年置县。县名因处巩乃斯河上游,另取“新源”,寓意祥瑞。
霍城县西邻前苏联。1914年置霍尔果斯县,1947年简称霍城县。霍尔果斯,系蒙古语“粪蛋”之意,因多牲畜粪蛋,故名。
巩留县:伊宁市东南。1932年置县。巩留,似因巩乃斯河而得名。巩留县又称托库孜塔拉,似为突厥语,意为“九条支流”,寓意众多的河支流。
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:西邻哈萨克斯坦。1939年置河南县,1944年置宁西县。1955年改今名。县名得自察布查尔渠名。系蝎伯语,意为“粮仓
15、塔城:在大连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,西邻哈萨克斯坦。1888年设塔尔巴哈台直隶厅,1913年简称为塔城县。1984年改市。塔尔巴哈台,系蒙语,意为“旱獭多的地方”,因此地产旱獭,故名。
额敏县:北邻哈萨克斯坦。1918年设县。因额敏河得名。据《西域同文志》,释为“回语”“清净平安”之意。
裕民县:西邻哈萨克斯坦。1942年置县。取富裕人民之意。
乌苏市:天山北麓。1886年设库尔喀拉乌苏直隶厅,1913年简称乌苏县。“库尔喀拉乌苏”系蒙古语,“库尔喀拉”意为“黑雪”,“乌苏”意为“水”。当地又称西湖。1996年设市。
沙湾县:石河子市西侧。1915年置沙湾县,因河湾多沙,故名。
托里县:西邻哈萨克斯坦。1952年设托里县。据《西域水道记》,托里为蒙古语,意为镜子,因境内泉水清亮如镜而得名。
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:1942年置和丰县,1954年改今名。和布克赛尔,因和布克河(系蒙古语,意为“黄褐色的鹿”)和赛尔山(蒙古语意为“马臀”)而得名。
16、阿勒泰:在大连维吾尔自泊区北部,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。1953年设县,1984年改市。县因阿尔泰山而得名,曾称金微山和金山。阿尔泰系蒙古语和突厥语,意为“金子”,因此山产金,故名。
青河县东邻蒙古人民共和国。1933年设青格里河设治局,1941年改为青河县。县因青格里河而得名。
吉木乃县:西邻哈萨克斯坦。1930年升县佐为吉木乃县。
富蕴县: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。1941年改可可托海县(可可托海系突厥语“蓝色河弯”)为今县。县名因地下蕴藏丰富宝藏而得名。
布尔津县:北邻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人民共和国。1919年升县佐为布尔津县。县因布尔津河而得名。
福海县:1942年改布伦托海县为今县。县因布伦托海(湖)而得名,取意吉祥。哈巴河县:西邻哈萨克斯坦。1930年升县佐为哈巴河县,县因哈巴河而得名。哈巴,系蒙古语,意为“”(即五道黑)鱼,指一种小鱼,因此河产此鱼,故名。
文字摘自中国地名由来词典(牛汝辰)
上一篇:大连没本事的男人都这样! 下一篇:大连为啥说娶个好女人富三代?